在香港,高昂的信用卡利息(動輒 30%–36%)和財務公司高息貸款,讓不少市民陷入「以卡養卡」的惡性循環。當供款壓力已經超出收入承擔能力時,債務舒緩計劃(Debt Relief Program, DRP) 就成為一個熱門的選擇。
很多人會問:債務舒緩是否等於免債?會否影響信用?和 IVA 或破產有什麼分別? 本文將全面解析債務舒緩的定義、流程、優缺點、影響,以及常見誤區,幫助你作出正確決定。
一、什麼是債務舒緩?
債務舒緩(Debt Relief Program, DRP) 並不是免債,而是一種 與銀行或財務公司協商還款條件 的方式。通常由債務管理顧問或中介協助,根據債務人收入與支出狀況,與債權人重新安排供款計劃。
其主要作用是:
降低利息(部分情況甚至降至零利息);
延長還款期(例如從 2–3 年延長到 5–6 年);
減輕每月供款壓力(通常下降 30%–50%)。
換句話說,債務舒緩是一種 債務管理工具,讓債務人能繼續還款,而不至於走到破產。
二、債務舒緩的申請流程
債務盤點
列出所有債務,包括信用卡、私人貸款、財務公司借貸等,並提供收入支出證明。
計劃設計
顧問根據還款能力,擬定一個新的還款方案,確保債務人可持續供款。
與債權人協商
顧問代表債務人與銀行交涉,爭取減息、延長還款期。
簽署協議
一旦債權人接受,雙方簽訂新協議,債務人需按月還款。
履行計劃
一般需 4–6 年,直至全部債務還清。
三、債務舒緩的優點
減輕還款壓力
例如:原本每月需供款 HK$20,000,經債務舒緩後可能降至 HK$10,000。
避免破產
比破產影響輕,不涉及強制資產清算。
停止追債
協議生效後,銀行及收數公司通常會停止騷擾。
更簡單的管理
把多張卡數與貸款合併成一筆供款,減少混亂。
四、債務舒緩的壞處
無法律保障
與 IVA(債務重組) 不同,DRP 並非法院批准的程序,銀行可隨時拒絕或修改條件。
信用紀錄受影響
環聯(TransUnion)會留下紀錄,影響 3–5 年,期間難以獲得新貸款或信用卡。
仍需全數還款
DRP 並非免債,本金必須全部還清,只是利息降低。
黑中介風險
市面上一些不良中介公司可能收取高昂手續費,甚至誤導債務人。
五、債務舒緩的影響
信用方面:會被記錄在信用報告,3–5 年內難以申請貸款;
生活方面:雖然供款降低,但仍需數年承擔責任;
心理方面:能減輕壓力,但需保持長期還款自律。
六、債務舒緩 vs 債務重組 vs 破產
- 債務舒緩(DRP)
與銀行協商,無法律保障;
需全數還款,本金不能減免;
信用影響 3–5 年;
適合中小額債務人。
- 債務重組(IVA)
法律程序,法院批准;
只需部分還款(30%–50%),其餘免除;
信用影響 5–6 年;
適合債務龐大但仍有收入人士。
- 破產(Bankruptcy)
法院命令,最徹底;
所有債務清除,但資產需清算;
信用影響至少 8 年;
適合完全無力償還的人。
七、誰適合債務舒緩?
總債務屬 中等水平(20–50 萬港元);
每月供款壓力過大,但仍有穩定收入;
想避免破產的嚴重後果;
願意承擔 4–6 年的供款計劃。
八、常見問題(FAQ)
Q1:債務舒緩等於免債嗎?
不是,仍需全數還款,只是利息與供款額降低。
Q2:債務舒緩是否會公開?
不會刊登於政府公報,但會記錄於信用報告。
Q3:完成後多久能恢復信用?
一般需 3–5 年,視乎個人還款紀錄。
Q4:若中途失敗會怎樣?
銀行可恢復追債,最壞情況仍可能走向破產。
九、結語
債務舒緩 並不是「免債靈丹」,而是一種讓債務人重新獲得喘息機會的安排。它的最大價值在於:降低短期供款壓力,避免立即破產。
不過,它沒有法律保障,本金仍需全數償還,而且信用紀錄會受影響。如果債務龐大、根本無力全數清還,可能更適合考慮 債務重組(IVA) 或 破產。
最重要的是,債務人必須建立良好的理財習慣,避免再次陷入債務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