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香港,信用卡消費已經成為許多人生活的一部分。不少人同時持有 3–5 張信用卡,用於購物、旅行、甚至繳交日常賬單。信用卡的便利背後,卻隱藏着高達 30% 年利率 的風險。當還款能力下降,最低還款額成為唯一選擇時,卡數便像雪球般越滾越大。

對於陷入卡數困境的市民,最常聽到的一個方案就是 「卡數一筆清」。但它究竟是什麼?是否真的能解決債務?與 債務重組、IVA、破產 又有什麼不同?本文將為你全面解析。

一、什麼是卡數一筆清?

卡數一筆清」是香港銀行常見的債務舒緩方案,簡單來說,就是將多張信用卡的高息欠款,整合成一筆低息分期貸款。

操作方式:

把 3–5 張信用卡的欠款合併成一筆貸款;

利率由 30% 信用卡利息降至約 8–12%;

月供減少,還款期延長(通常 3–5 年);

不再面對多間銀行同時追數,只需固定還一筆貸款。

👉 可以理解為:卡數一筆清 = 信用卡債務重組的一種方式。

二、卡數一筆清的好處

減低月供壓力

例如:原本 18,000 元月供 → 降至 7,000 元。

利率下降

信用卡年利率 30%,轉為貸款後只需 9–12%。

簡化管理

由多筆卡數變成單一貸款,不再混亂。

避免破產

讓債務人有機會逐步還清,不必走上破產之路。

減少催收壓力

不必再面對多間銀行同時追債。

三、卡數一筆清的壞處

信用紀錄受損

信貸報告會顯示「重組」紀錄,影響未來借貸。

還款期延長

月供雖低,但整體利息支出可能更多。

仍需全額還款

並非「免本金」,只是分期還清。

需銀行同意

不是所有申請都會成功,銀行有權拒絕。

中介陷阱

市場上有「代辦公司」聲稱能保證成功,但通常收取高額費用,缺乏保障。

四、卡數一筆清 vs 債務重組

卡數一筆清:專注於信用卡欠款,將多張卡數整合成一筆貸款。

債務重組:範圍更廣,除了卡數,也涵蓋私人貸款、稅務貸款等。

👉 可以理解為:卡數一筆清 = 債務重組的一部分。

五、卡數一筆清 vs IVA

IVA(個人自願安排) 與卡數一筆清的最大差異是:

卡數一筆清:沒有法律效力,銀行同意才可執行,且必須全額還款。

IVA:由法院批准,若 75% 債權人同意,所有人必須遵守,甚至可減免本金。

👉 若債務超過百萬,IVA 通常比卡數一筆清更有效。

六、卡數一筆清 vs 破產

卡數一筆清:信用受影響,但仍可逐步還款,保留資產。

破產:徹底免除債務,但需清算資產,信用徹底毀滅,並限制某些職業資格。

👉 一般建議:能用卡數一筆清解決,就避免破產。

七、真實案例

案例一:成功清數
林小姐欠下 35 萬卡數,每月還款 14,000 元。透過「卡數一筆清」,利率降至 9%,月供降至 6,000 元,五年後成功清還所有債務。

案例二:陷入中介陷阱
陳先生欠下 45 萬卡數,支付 2.5 萬元中介費給「代辦公司」。最終銀行拒絕批核,債務未能解決,還多了一筆開支,最後不得不選擇 IVA。

八、誰適合卡數一筆清?

信用卡欠款總額 20–80 萬港元;

有穩定收入,但現時月供壓力過大;

想避免破產,並願意長期還款;

不需要減免本金,只需降低利息。

若債務超過百萬,或完全無收入,單靠「卡數一筆清」未必足夠,應考慮 IVA 或破產。

九、專業建議

優先向銀行申請,避免中介公司收取高額費用。

計算總利息,不要只看月供是否降低。

若債務龐大,IVA 比卡數一筆清更有效。

破產是最後手段,因為影響最大。

重建理財習慣,避免再次陷入卡數困境。

十、結論

「卡數一筆清」是香港最常見的信用卡債務解決方案之一,能將多張信用卡欠款整合成一筆低息貸款,減輕每月還款壓力,避免破產。

然而,它不是「免還本金」的奇蹟方案,而是一種 債務重組。對於中等債務人,它是一條可行出路;對於債務龐大者,IVA 更具保障;而破產則是最後選擇。

最重要的是,債務人應根據自身情況,謹慎選擇方案,並建立正確的理財習慣,才能真正走出債務陰影,重獲財務自由。

免費諮詢